國新辦就銀行業支持“一帶08靠設計模型一路”舉措成效舉行發布會 _ 中國發展門戶網-國家發展門戶

作者:

分類:

requestId:68ff008ab0f778.28928264.

國新辦就銀行業支持“一帶一路”舉措成效舉行發布會國新辦就銀行業支持“一帶一路”舉措成效舉行發布會。中國網 宗超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于2017年5月11日(星期四)上午10時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請中國銀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潘光偉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負責人介紹銀行業支持“一帶一路”舉措成效,并答記者問。

文字實錄

主持人 胡凱紅: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國務院新聞辦今天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三年多來,中國銀行業積極促進“一帶一路”的資金融通,并對相關的項目提供了大量銀行服務,這方面的情況大家很關注。為了幫助大家了解相關情況,今天我們很高興請來了中國銀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潘光偉先生,請他向大家介紹銀行業支持或參與“一帶一路”的舉措和成效,并就大家感興趣的問題回答提問。

出席今天發布會的還有:國家開發銀行副行長丁向群女士,中國進出口銀行副行長孫平先生,中國工商銀行副行長張紅力先生,中國銀行副行長許羅德先生。

下面我們先請潘會長作介紹。

2017-05-11 10:01:21

潘光偉:

感謝胡局長。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很高興與大家見面。首先感謝媒體朋友們一直以來對中國銀行業改革發展給予的支持和關心。按照今天發布會安排,我向大家簡要介紹一下銀行業支持“一帶一路”建設的相關情況,隨后再請記者朋友們提問。

2017-05-11 10:01:30

潘光偉:

2013年秋天,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重大倡議,旨在同沿線各國分享中國發展機遇,實現共同繁榮,目標是共同發展,理念是合作共贏。資金融通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五通之一,也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近年來,中國銀行業協會充分發揮行業自律組織的優勢,向620家中外銀行會員單位發出了《中國銀行業服務“一帶一路”倡議書》,引領銀行業從優化海外布局、促進產融結合、強化金融合作等方面服務“一帶一路”建設。銀行業金融機構積極投身“一帶一路”建設工作,相關工作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在座的四家銀行是其中的代表,發揮了表率作用。

2017-05-11 10:02:21

潘光偉:

第一,加強規劃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結合實際,積極研究制定“一帶一路”建設的規劃和實施意見,并根據自身的優勢和特色制定個性化的金融服務方案,通過主動設點、走線、聯網、布局,完善跨境金融服務。截至2016年末,共有9家中資銀行在26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設立了62家一級機構,其中包括18家子行、35家分行、9家代表處。中國銀行業協會也在積極籌建設立倫敦代表處,牽頭籌建的亞洲金融合作協會即將成立。“一帶一路”倡導共商、共建、共享機制,在中資機構“走出去”的同時,沿線國家和地區的銀行機構也在不斷進入中國市場。截至2016年末,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已有20個國家的54家商業銀行在華設立了6家子行、1家財務公司、20家分行以及40家代表處。

2017-05-11 10:03:00

潘光偉:

第二,提升跨境融資能力。中資銀行制定多項信貸政策及措施,通過銀團貸款、產業基金、對外承包工程貸款、互惠貸款等多樣化的金融工具,合理引導信貸投放,一大批標志性工程相繼開工,一系列重大項目落地開花,涵蓋公路、鐵路、港口、電力、通信等多個領域。僅2016年中國在沿線國家新簽的對外承包工程合同金額就達1260億美元,對沿線國家直接投資145億美元,這些項目的承接和實施都離不開銀行的資金支持。國家開發銀行和進出口銀行充分利用多邊金融合作機制,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貸款余額已達2000億美元,開行的國際業務規模在國際開發性金融機構名列前茅;中行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年底授信支持1000億美元,跟進境外重大項目420個;工行在“一帶一路”沿線儲備412個項目,總投資金額3372億美元;建行在“一帶一路”沿線儲備了180多個“走出去”重大項目,信貸規模900億美元;一些股份制銀行也在積極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如中信銀行儲備“一帶一路”項目超過300個。

2017-05-11 10:04:00

潘光偉:

第三,提供綜合化金融服務。中資銀行圍繞“一帶一路”建設積極開展業務創新、制度創新和管理創新,為中外資企業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務。一是配套服務。為“走出去”企業跨境貿易提供結算、清算、匯兌等便利性支持,為跨境投資提供財務顧問、并購搭橋、股權融資等投行服務。

2017-05-11 10:05:01

潘光偉:

二是撮合交易。中資銀行利用互聯網、大數據和境外分支機構信息渠道優勢,中資銀行在海外的分支機構,布局的時間長,覆蓋面廣,同時利用金融科技的手段,通過跨境投資洽談會的形式,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有技術、有品牌的中小企業“請進來”。因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有很多,中小企業有技術、有品牌,但缺少市場,中資銀行發揮作用,把他們“請進來”。幫助企業尋找市場空間,實現全球資源、市場、技術、資金、人才的互聯互通。

2017-05-11 10:07:06

潘光偉:

如去年五月,我在陜西工作期間,參與見證了中行在陜西舉辦的中小企業跨境投資洽談會。投資洽談會的主題是“道具製作跨境撮合新平臺、助力中小新發展”,來自19個國家和地區的100余家境外企業以及陜西省內近500家中小企業現場參會,先是在線上,有合作意向的再請到陜西西安。我記得那天有六百家企業坐在長桌面前談融資需求、談合作意向,中國銀行提供融通資金服務,還有小語種的翻譯服務,仿佛最早時期銀行家坐長板凳交易經營的景象,是銀行業不忘初心、支持中小、回歸本源,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生動寫照。

2017-05-11 10:07:44

潘光偉:

三是管控風險。幫助客戶合理地評估風險,為客戶提供套期保值、掉期等衍生工具有效對沖風險。企業怎樣規避匯率利率市場風險的波動,我們銀行利用豐富的風險管控經驗,幫助銀行套保,掉期,有效對沖風險。中資銀行在服務“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不斷打造開放合作和綠色金融的發展模式,也提升了自身的國際化、專業化水平和全球市場競爭力。

未來,中國銀行業將堅持共同發展、合作共贏的理念,繼續打造“一帶一路”資金融通方面的主干線、主渠道、主動脈,助力“一帶一路”建設再上新臺階。

我就介紹到這里,謝謝大家。

2017-05-11 10:10:23

主持人 胡凱紅:

謝謝潘會長熱情洋溢的介紹,下面我們請國家開發銀行的丁行長作介紹。

2017-05-11 10:11:41

丁向群:

大家好,非常高興向各位媒體朋友介紹國家開發銀行。開行成立于1994年,是直屬國務院領導的開發性金融機構。開行以堅持市場化運作、保本微利的開發性金融模式,支持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發展,是中國中長期投融資領域的主力銀行。

2017-05-11 10:11:58

丁向群: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開行按照“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積極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截至2016年底,開行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累計發放貸款超過1600億美元,余額超過1100億美元,重點支持了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產能合作、能源資源、社會民生等領域,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希望媒體朋友們繼續關注和支持開行,謝謝!

2017-05-11 10:12:33

主持人 胡凱紅:

謝謝丁行長,下面請中國進出玖陽視覺口銀行副行長孫平先生作介紹。

2017-05-11 10:13:05

孫平: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中國進出口銀行是國家政策性銀行,1994年成立以來,積極履行政策性職能,為推動中國的對外經濟貿易、國際經濟合作發揮了重要作用,作為全球最大的官方出口信用機構,我們已經在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支持了數千個項目,有效地促進了東道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的改善。“一帶一路”建設與進出口銀行的職責非常吻合,“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進出口銀行支持“一帶一路”項目1200多個,簽約金額超過7000億元人民幣,為“一帶一路”建設貢獻了重要力量。未來我們將在政府部門的指導下,充分發揮進出口銀行各項業務優勢,為“一帶一路”的建設做出新的貢獻。謝謝!

2017-05-11 10:13:19

主持人 胡凱紅:

謝謝孫行長,下面請中國工商銀行副行長張紅力先生作介紹。

2017-05-11 10:17:14

張紅力:

各位新聞記者朋友們,大家上午好!中國工商銀行是中國最大的商業銀行,也是一家全球領先的大銀行,擁有優質的客戶基礎、多元的業務結構、強勁的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在促進“一帶一路”資金融通方面,工商銀行是全面支持、深度參與的,目前已累計支持“一帶一路”沿線項目212個,承貸金額674億美元,同時還擁有3372億美元的項目儲備。工商銀行將堅持開拓創新、扎實踐行,為“一帶一路”提供長期、可持續的綜合化金融支持,成為中外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金融合作伙伴。謝謝大家。

2017-05-11 10:17:34

主持人 胡凱紅:

謝謝張行長,下面請中國銀行副行長許羅德先生發言。

2017-05-11 10:18:25

許羅德:

各位媒體朋友,中國銀行向大家問好。中行有百年的歷史,特色主要是國際化、多元化。在“一帶一路”的建設中,中國銀行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和特色,我們把它叫做全方位的金融服務。我們跟進的“一帶一路”的大型項目有460個,提供的授信支持是680億美元。我們算了一下,由此撬動的投資超過了4000億美元。中國銀行在“一帶一路”中有幾個首創:第一,首創“一帶一路”的主題債券,以“一帶一路”為主題的債券發行3次,一共發行了76億美元。第二,首創了“一帶一路”高級金融研修班,通過非官方渠道為一些國家做培訓。第三,首創中小企業跨境撮合服務,就是剛才潘會長講的。第四,首創“一帶一路”人民幣匯率指數。當然還有很多工作,我簡要概括一下。

未來我們要繼續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一方面為“一帶一路”做出貢獻,另一方面我們自身也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得到提升和發展。

謝謝大家。

2017-05-11 10:18:40

主持人 胡凱紅:

謝謝許行長,下面開始提問,提問之前按照慣例說明一下所代表的新聞機構。

2017-05-11 10:23:33

中央電視臺記者:

我注意到今天除了潘會長,還有國開行這樣的開發性金融機構,還有進出口行這樣的政策性金融機構,也有兩家大型商業銀行。我的問題是,在服務支持“一帶一路”建設中,作為政策性金融機構和商業銀行,各自的優勢在哪?你們在支持“一帶一路”建設上會不會有一些競爭和相互的合作?謝謝。

2017-05-11 10:24:18

潘光偉:

非常感謝你這個問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多數都是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一帶一路”涉及的基礎設施等項目建設資金需求量比較大。“一帶一路”沿線整個投資的主體有“三多三少”的現象。一是中國的金融機構參與較多,但國際性的金融機構包括開發性金融機構參與較少。二是政策性銀行向縱深發展,但商業銀行的積極性有待提高。三是傳統金融產品比較豐富,但創新型的金融產品比較少。因為“一帶一路”沿線開幕活動的項目、資金需求量大,期限長,所以需要構建一個由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和國際性開發機構組成的多元的、開放式的金融服務體系,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共同投資、共擔風險、共享收益。政策性銀行和商業性銀行等各類金融機構功能定位不一樣,在支持“一帶一路”的過程中,要發揮其各自的優勢、特點、功能,逐步建立功能互補、優勢特色明顯的開放性金融支持保障體系,為“一帶一路”的建設提供長期的、市場化的、互利多贏的金融保障支持。

2017-05-11 10:25:50

潘光偉:

開發性金融機構有獨特的優勢,因為開發性金融機構貸款期限長,開發銀行在支持境內外的“兩基一支”的建設上發攤位設計揮了獨到的作用,而且是保本微利,不需要政府的補貼。國開行這些年包括在“一帶一路”沿線這些國家投資的項目總體來說情況都是比較好的,不良率也比較低。再有,國開行的資金是政策性、開發性的資金,具有先導和示范作用,也有人才技術優勢。國開行可以帶動其他資金和民營資本跟進,這是國開行的優勢。

2017-05-11 10:28:24

潘光偉:

商業銀行的優勢可以利用籌集資金渠道多元,可以吸收存款,可以發行專項的理財計劃,也可以向全球發行債券。剛才許行長介紹了,中行發行的“一帶一路”專項債吸引了國際資本對“一帶一路”建設的支持。商業銀行在當地經營時間長。中行作為百年老店,本身有機構,網點覆蓋的優勢,風控的技術比較強,它和開發性銀行是各具特色、綜合互補的角色。在今后“一帶一路”建設中,我們還需要調動各種資源,開展新型的國際投融資模式,吸引國際資本支持“一帶一路”的建設。我們今后需要繼續加強同策展國際上的多邊、雙邊開發性金融機構,像世行、亞開行增強聯動,同時更好地發揮好亞投行、絲路基金的作用。

2017-05-11 10:31:07

潘光偉:

中國銀行業協會在支持“一帶一路”建設上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我們注重跟國際上的金融中心聯系,跟香港金管局多年來一直保持很好的合作關系。我們每年有四季培訓奇藝果影像班在香港金管局或者港交所舉辦。同時我們也把香港的銀行家請到內地來舉辦經濟金融研修班,向他們介紹“一帶一路”的愿景和構想。去年在銀監會和陜西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國銀行業協會還舉辦了香港銀行家在西安的“一帶一路”的研討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據我了解,香港在金管局專門設置了“一帶一路”推進辦公室。

2017-05-11 10:33:55

潘光偉:

今年年底以前,中國銀行業協會計劃在倫敦設置代表處,做好溝通、協調和各種信息的共享工作,發揮國際金融中心的作用,支持“一帶一路”建設。中國銀行業協會和瑞士銀行協會每年舉辦“中瑞金融圓桌論壇”,前不久瑞士經濟部長阿曼帶著瑞士的包裝設計銀行家來中國,還商定今年的“中瑞金融圓桌論壇”主題是“一帶一路”建設,還有金融科技的應用。

2017-05-11 10:36:29

丁向群:

正如剛才潘會長所說的,開行作為開發性金融機構和政策性金融機構以及商業性金融機構,以及其他各類金融機構,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我們是各具特色、功能互補的關系。剛才您問到人形立牌開行在“一帶一路”當中有什么優勢,潘會長剛才也簡要講了一下,我再作一個補充。開行的優勢一是我們長期致力于基礎設施、基礎產業和重大項目的建設和發展,和政府部門以及社會各方都建立了密切的聯系,這樣便于做好政策的對接。

2017-05-11 10:41:38

丁向群:

二是開行以國家信用為依托,能夠籌集到長期、穩定的金融資金,能夠匹配“一帶一路”重大項目的大額長期資金需求。

三是開行作為開發性金融,是以市場化方式來運作,在過程當中,我們遵循國際的慣例和市場規則,在項目中注重風險可控和財務可持續。

四是保本微利,不追求利潤的最大化,這樣便于降低項目沈浸式體驗的融資成本。

五是開行還有一個特點是規劃先行,推動和所在國的規劃合作,能夠為合作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融智支持。

六是開行擁有國開金融、國開證券、國營租賃等專業化子公司,能夠為“一帶一路”提供專業化的綜合金融服務。

七是通過先期搭建完善的市場制度環境和信用機構,能夠起到引導商業資金和其他各類社會資金后續持續進入,在“一帶一路”實踐中,開行具有獨特的優勢,運用這個優勢,我們支持了一大批重點項目和境外合作園區的建設,包括設立中國-東盟的基礎設施、中哈產能合作等專項貸款集中支持特定區域和行業的重點項目;發起設立上合組織銀聯體和東盟國家銀聯體等多邊金融合作機制,共同支持區域類的項目建設;發起設立了中國-阿聯酋基金等六支“一帶一路”建設的股權投資基金,給項目提供直接的投資支持。

另外,加大交流培訓,這也是開行特色,與沿線國家分享中國的發展經驗。我們舉辦了200多次的國際培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超過4000人次參加了交流培訓。開行還設立了獎學金,累計資助18個沿線國家留學生147人次來華學習。

總之,開行還將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繼續發揮著獨特的作用。謝謝。

2017-05-11 10:43:03

孫平:玖陽視覺

“一帶一路”建設的一些項目都是投資期限長、商業回報低,社會意義大于經濟利益,這種情況下迫切需要政策性金融參與到里面。政策性金融特別是進出口銀行的“兩優”貸款一旦進入以后,開發性的金融也愿意進來,商業性的金融自然也可以進來,這樣可以起到風險分擔的作用。所以,我們之間的業務互補性特別強。我們現在已經有了合作,最近我們在埃及等國家跟開行和其他商業銀行都有了良好的合作,優勢互補,現在我們合作得很順利。謝謝。

2017-05-11 10:51:36

張紅力:

我同意潘會長和剛才兩位行長的介紹,我覺得我們之間的關系首先是合作的關系。其實工商銀行與工農中建交、開行、口行在“走出去”當中各方面都有廣泛的合作,其實我們的合作不局限于國內的銀行,跟國際上的金融機構合作也非常多。例如我們最近做的莫桑比克的項目,這個項目我們和韓國、法國、意大利的銀行和信用保險公司以及數十家國際上的銀行來進行合作,我們之間的關系首先是合作的關系,在“一帶一路”建設的過程當中,我覺得“一帶一路”更多的是代表國際上的合作理念,這種理念就是“共商、共建、共享”合作的態度,這種合作的哲學代表著整個“一帶一路”的精神,工商銀行在工作當中也踐行著這種精神。

工商銀行支持“走出去”,有什么自己的特色呢?第一,因為我們公司客戶大概500多萬,所以我們客戶基礎比較多,對客戶比較了解,這是我們的一大強項。第二,整個國際網絡在40多個國家,很多地區,上萬人在海外工作,所以我們對當地的市場非常了解。第三,工行抱著合作的態度,不僅僅是其他的金融機構,律師、會計師、環保顧問等多方面都有合作,使我們對當地的市場的風險評估有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第四,工商銀行整個金融產品的提供是非常全面的,是系統、綜合的。第五,我們這些年建立的專業的團隊和我們整個工作的流程,使我們在“走出去”過程當中,特別是在“一帶一路”的項目當中能更好地把控風險。因為畢竟工品牌活動商銀行是商業銀行,我們希望我們的投資、融資能夠帶來好的回報。

2017-05-11 10:53:38

許羅德:

實際上今天發布會的安排就體現了政策銀行和商業銀行的關系,今天是“1+4”,銀行業協會加四家銀行,一家政策性銀行,一家開發性銀行,兩家商業銀行,說明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政策性金融和商業性金融并重,這是我的一個感想。

中行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我們確實有自己的定位,有自己的特色,我前面說的中國銀行兩個特色,一個是國際化,一個是多元化。因為中國銀行的國大型公仔際化起步比較早,90年前就開始“走出去”了,確實有很多的積淀。“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我們加快了國際化的步伐,為了服務“一帶一路”,我們一方面加大了機構的設置力度,到現在已經在全球51個國家設立了600多家海外機構。同時,我們加大了和同業的代理合作,現在有1600多家代理行,覆蓋了179個國家和地區。我們現在加快了支付清算系統的建設,特別是人民幣清算系統,能夠實現7×24小時全球人民幣的清算。2016年,中行的跨境人民幣清算量達到312萬億,這是發揮我們的國際化優勢。

2017-05-11 10:59:27

許羅德:

二是中國銀行多元化的優勢。中國銀行擁有商行、投行、基金、證券、保險、租賃,是一個多元化的集團。為了“一帶一路”建設,我們充分發揮這個優勢,通過授信撬動更多投資;通過投行帶動企業兼并和收購;通過境內外債券的發行,使資金向“一帶一路”沿線集聚;通過投資咨詢、利率匯率的管理,包括保險的保障為企業的“一帶一路”建設保駕護航。所以在這個過程中,中國銀行充分發揮這個優勢和特色為“一帶一路”作出貢獻。

2017-05-11 11:04:38

紐約時報記者:

我想問一下,中國現在一方面對資本外流采取相應的監管措施,另一方面又為了支持“一帶一路”倡議支持在有關國家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融資的項目,你們是如何在這兩者之間形成平衡,如果確實已經形成了平衡的話,你們的重點,是不是貸款都提供給“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因為你們在提到具體項目當中都是包括了像馬來西亞和印尼這種海上的國家,而沒有在中亞的國家。

2017-05-11 11:06:15

潘光偉:

非常感謝你的問題,你的問題非常有針對性,問得很好。我想我們已經基本上做到兩方面的平衡:一方面平衡了限制資本外流和支持“一帶一路”建設。另一方面,我們在陸路和海路的建設基本上也做到了平衡。

先說第一方面的平衡。我們最近出 TC:08designfollow